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今年以来,苏垦农发聚焦农机、烘干、仓储三大关键环节,全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多项重点工程落地见效,为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起坚实防线。
农机升级:提升生产效率的“强引擎”
农业机械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。苏垦农发以智能化、大型化农机为重点,推动农业生产从“汗水农业”向“智慧农业”转变。无人驾驶拖拉机、精量播种机、智能收割机等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,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精度和效率,更奠定了规模化、标准化经营的基础。今年以来,公司已投入约5590万元购置了大型收割机、拖拉机、播种机、无人机等各类农机设备,新开工建设南通、射阳等5个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保障中心项目,这些举措正推动公司农业生产向更高效、更智能迈进。

烘干提速:守护粮食品质的“关键一环”
粮食烘干是保障产后品质、减少损失的核心环节。尤其在潮湿多雨条件下,传统晾晒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,易导致粮食霉变,造成产后损失。面对粮食产后损失挑战,苏垦农发大力建设现代化烘干体系,今年在黄海、岗埠、新曹、三河等分公司已有6条烘干线建成投用,日烘干能力达5100吨。同时,弶港、新曹等分公司新开工的4条烘干线正加紧建设,日烘干能力2400吨,预计明年“三夏”前可全面投入使用。这些烘干设施的建成与使用,将有效抵御不良天气影响,提升粮食品质,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

仓储扩容:筑牢粮食安全“最后防线”
仓储设施是调节粮食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消费矛盾、应对突发事件、稳定市场供应的重要基石。苏垦农发稳步推进仓储设施建设,截止目前,新曹、黄海分公司,苏垦米业临海、江心沙分公司和大华种业黄海分公司等今年已建成粮仓库容13.44万吨。另外,东辛分公司,苏垦米业三河、黄海、淮海等分子公司今年新开工建设粮仓容量达10.05万吨。这些仓库的建成将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、确保粮食储备安全提供坚实后盾。


农业基础设施是粮食安全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。未来,苏垦农发将继续加大投入,完善基础设施体系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。
